4月11日,2025乡村振兴“咸宁一县一品”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崇阳黄精专场推介会盛大启幕,来自省市县乡村振兴领域的行业专家、企业代表等齐聚崇阳,共话黄精产业发展之路,不断延伸崇阳黄精产业链条,让崇阳黄精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致富良方”。副市长刘复兴,市政府副秘书长廖朝晖,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刘训林,县委副书记、县长徐望,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石磊参加活动。
本次活动由咸宁市人民政府指导,咸宁市农业农村局、崇阳县人民政府主办,崇阳县农业农村局、崇阳县中药材协会协办。
副市长刘复兴宣布2025乡村振兴“咸宁一县一品”系列活动暨首场崇阳黄精专场推介会启动。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国家生物农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龙同博士现场推介崇阳黄精,认为崇阳县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通过科技赋能,推动黄精产业从“靠天吃饭”向“科技引领”转型,在品质优化、技术推广、产业链等延伸方面持续提高产品含金量,希望广大投资者、渠道商和科研机构携手共绘发展蓝图。
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刘训林介绍了谋划实施“一县一品”系列活动的目的,把“一县一品”作为建设农业强市、新时代“鱼米之乡”和打造武汉都市圈绿色发展重要增长极的重要抓手,坚持质量兴农、品牌强农,全面提升咸宁农产品品牌影响力、竞争力,做大做强“一县一品”特色产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为乡村振兴赋能增势。
县委副书记、县长徐望在致辞中表示,崇阳持续围绕中药材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对中药材全产业链进行奖补,在政策的大力引导下,全县建成标准化黄精种植基地8.3万亩。崇阳正在着力构建“林药康旅”四位一体发展模式,形成从种质资源保护到康养旅游的全产业链条,诚邀各界朋友共启黄精赛道、共建创新生态、共享品牌红利、共谋合作新篇。
崇阳黄精是湖北省的“十大楚药”之一,也是第一批入选国家“药食同源”的品种,具有增强免疫力、降血糖、延缓衰老、抗疲劳和提高记忆等作用。可用于药品、食品、化妆品等领域,市场认可度高,具备强劲发展潜力,是湖北省的中药材百亿产业链。近年来,崇阳县把黄精等中药材产业确立为第一大农业特色主导产业,产业基地不断扩大,加工能力稳步提升,产业链条逐步延长,从业群众普遍得到实惠,崇阳黄精已成为当地富民增收的产业名片。
本次活动举办地——桂花林场,地处北纬29度黄金线,现有经营总面积1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92%,曾获评国家森林公园,是全国三大示范林场之一、全国十佳林场。近年来,林场引入专业化农业产业公司,开展林下黄精等中药材种植。2023年,桂花林场冯家岭种植基地成为咸宁市首批中药材GAP试点基地,截至2024年年底已完成中药材种植3500亩,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联农机制,2.3万药农人均年增收1.2万元。
现场,领康药业与湖北省桂花林场管理局、润草药业与肖岭乡三角村分别进行了合作签约,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统一种苗供应,统一技术管理,订立产品回收合同,降低农户种植风险,更好带动黄精等中药材的规模化开发。
近年来,随着崇阳县大力推动多产业融合,打造中药材全产业链,黄精产业链条逐步延长。在加工端,8家精深加工企业打造出涵盖“药食健”三大领域的56款产品,黄精饼干、黄精气泡水等创新单品广受市场追捧;在科研端,与武汉大学等高校共建黄精研究院,突破种苗繁育技术瓶颈,育苗周期缩短40%;在品牌端,“崇六味”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突破10亿元,白崖山黄精茶入选外交部国礼名录,崇阳黄精逐步闯出了前景广阔的发展空间。
黄精哥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胡盛:“我们开发出了黄精茶、黄精酒、黄精土鸡汤、黄精养元膏等,现在一共有十几款产品,后期结合我们崇阳特色研发黄精麻花,提高产品附加值,带动整个崇阳黄精产业的发展。”
参加活动的各界人士还来到黄精展区和种植基地,看黄精苗长势、品黄精茶香,为黄精产业发展出谋划策,为产品做大做强深化合作。
近年来,咸宁市立足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聚焦蔬菜、茶叶、中药材、畜禽等八大农业主产业,突出做好特色产业文章,培育形成了“咸宁桂花、嘉鱼蔬菜、赤壁青砖茶、通城油茶、崇阳黄精、通山枇杷”等“一县一品”特色产业品牌。崇阳黄精作为特色产业品牌之一,也在做大做强“一县一品”特色产业的春风中,持续拓展产业链条,贯通产加销、农文旅融合、开发多元化产品,加快把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新成效。
全媒体记者:田明 黄沚瞻
一审:熊哲
二审:黄益民 熊晓辉
三审:全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