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崇阳:变“污”为宝 循环农业促振兴

04-11 15:36   云上崇阳  

近年来,崇阳县锚定农业绿色发展目标,全力推动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建设,将畜禽粪污从污染环境的“负担”转化为滋养良田的“天然养料”,成功构建起种养深度融合的绿色循环农业产业链,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4月9日,在石城镇春之竹农业生态有限公司的农业基地,果树郁郁葱葱,雷竹随风摇曳,一派勃勃生机。公司负责人戴建华打开基地的喷灌系统开关,将经过发酵后的沼液均匀喷洒到生长正旺的果树园和雷竹基地里。戴建华告诉记者,发酵粪肥的使用增加了果树和雷竹的肥力,改良了土壤,减少了化肥、人工的投入,一亩地人工和化肥成本能节省到400元。

2024年,在崇阳县农业农村局的指导下,春之竹农业生态有限公司与周边养殖公司携手,建成沼液三级沉淀池,通过科学利用转化后的有机肥料,让土肥深度融合,起到“减污、增肥、增收”的效果。

“石城镇春之竹种植合作社是崇阳县第一家采用‘三级沉淀池+喷灌’模式的粪肥还田利用基地,种植面积580亩,年清纳粪肥量达12000吨以上。发酵粪肥的使用改良了土壤理化性状,提升了基地土壤的有机质量,减少了化肥的投入。”崇阳县土壤肥料工作站站长舒海啸介绍。

为进一步推广绿色种养循环农业,崇阳县农业农村局对参与还田服务人员、粪肥利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种植户等群体开展粪肥利用技术指导及宣传,鼓励更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种植合作社和农户投身绿色种养循环农业模式,通过加快推进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促进粪肥就近就地科学还田利用,推动化肥减量化进程,促进全县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崇阳县通过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的实施,整县推进粪肥就地就近还田利用,打造了一批政府+企业+基地的种养结合模式,打通了种养循环农业的堵点,形成了一批可持续、可推广、可复制的种养结合示范基地。”崇阳县土壤肥料工作站站长舒海啸说道。

全媒体记者:邹辉  通讯员:池鹏

一审:熊哲

二审:黄益民 熊晓辉

三审:全宗海

云上崇阳投稿邮箱:chcyw@126.com 欢迎社会各界人士踊跃投稿!

云上崇阳严正声明:本平台原创文章和图片未经授权许可,严禁私自转载转发。经许可后,转载转发需注明出处和原创图片作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