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
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向新而行|奋进东风 见证中国汽车工业自主奋斗史

04-02 11:25  

从0到1有多远?

从1到6000万要多久?

东风汽车在跋山涉水的奋斗里

给出答案

这更是一部中国汽车工业的自主奋斗史

上世纪50年代

毛主席提出:“中国这么大,一个汽车厂不够,我们一定要建设第二汽车厂!”

1969年

怀着“打中国汽车工业翻身仗”的梦想,在鄂西北莽莽群山间,二汽(即东风汽车的前身)拉开大规模建设的序幕,从零开始,建设我国第一个完全自主设计的大型综合汽车制造厂。

1970年

第一辆卡车试制下线。

1975年

第一个基本车型——2.5吨越野车EQ240正式投产。

1992年

第一批“富康”轿车试装下线,东风轿车项目落地,让“致富车”走进千家万户。

进入90年代

东风汽车加快市场化转型步伐,“东风”商标被国家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从此以后,东风的脚步从未停歇,初心始终不改,在汽车强国的大道上,创造一个又一个节点……

回溯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三个转变”和“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的重要指示,为我国汽车产业“换道超车”指明了方向、谋划了路径、坚定了信心。

牢记嘱托,东风汽车从传统燃油车到新能源赛道,找到了自己的“破局之道”——加速向科技型企业转型,朝着新能源跃迁、智能化跃迁、国际化跃迁。

岚图汽车总装车间检测线的员工对车辆进行下线前的检测。(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皓 摄)

在新能源领域,东风汽车已经全面完成了新能源品牌、平台、产品和关键资源的布局。其中,“东风猛士”品牌面向豪华电动越野市场,“东风岚图”品牌则主打高端新能源市场,而“东风风神”“东风奕派”和“东风纳米”等品牌则面向主流市场。

从建设全球创新中心,到建设全球造型设计中心、软件研究院等,东风汽车在自主品牌研发投入中的占比始终稳定在8%左右;从研发新能源汽车到探索智能驾驶,从升级高效动力系统到应用智能互联技术,东风汽车不断突破技术壁垒,连续3年获得中国车企专利创新指数第一位。

东风猛士917蛟龙

“我简直不敢相信它的操作性如此出色,动力如此强大!”捐赠二战相册的美国青年埃文·凯尔在体验东风猛士917后这样评价。如今,随着智能化技术和新能源产品质量的提升,中国电动品牌已深得海外消费者青睐,科技领先形象、中高端产品定位逐渐深入人心。

数据显示,2024年东风汽车海外出口汽车25万辆,同比增长8.2%。在关键核心技术方面,已完成海外适应性开发100余项产品,覆盖欧洲、南美、中东以及东南亚等地区的100多个国家,海外销售服务网络覆盖近百个国家。

到如今56载征程,东风汽车累计向国防事业交付军车超40万辆,占现役部队装备量的三分之一;累计产销汽车突破6200万辆,一辆辆东风汽车驶入千家万户。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1000万辆达成活动现场展示的岚图知音汽车。(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皓 摄)

2024年11月14日,我国新能源汽车年度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中国成为全球首个新能源汽车年度达产1000万辆的国家。第1000万辆车,便是一辆东风岚图知音。

彼时,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表示:“这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走出的坚实一步,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上的新的里程碑,它标志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再上新台阶,迎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

在2025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迈上新台阶,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占全球总产量的65%,连续十年位居全球第一。关键技术取得新突破,电动化基础进一步夯实,整车平均续驶里程接近500公里,15分钟充电80%的快充技术量产应用。

来源:湖北日报

云上崇阳投稿邮箱:chcyw@126.com 欢迎社会各界人士踊跃投稿!

云上崇阳严正声明:本平台原创文章和图片未经授权许可,严禁私自转载转发。经许可后,转载转发需注明出处和原创图片作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