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
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新一线城市抢人大战 武汉胜算几何?

05-05 16:24  

“5年留住100万大学生!”

“给A类顶尖人才最高800万元购房补贴!”

“博士补贴10万,硕士补贴5万!”

这些夺人眼球的新闻标题,你可能既熟悉又陌生。它们曾经一度占据各类媒体头条,冲上各种“热搜”。

它们都来自2019年。当时,全国至少有130个城市发布了不同力度的人才政策。

故事的开始总是令人激情澎湃,而后来的发展却渐渐淡出大家的视线。

为啥有的城市不“抢人”了

杭州,可能是新一线城市中最显眼的。它很“秀”,西湖、阿里巴巴、网红、电商、直播等等,杭州衍生出的每一个词汇都带着诱人的力量。

杭州钱江新城

它给出的福利足够诱人。硕士生给三万,博士生给五万。大专毕业无条件落户。给A类顶尖人才最高800万元购房补贴!2020年是杭州人口增量近十年来最大的一年。新引进35岁以下大学生43.6万人,人才净流入率居全国第一。可到了2022年,杭州人口增量17.2万人。比2020年少了一半多。

翻看杭州的人才政策,答案就在其中。2021年10月,杭州取消了原先的大专学历人才落户途径,恢复到积分落户。

而在2019年,大专学历人才在杭落户仅需要满足两个条件:35周岁以下,在杭工作并由用人单位正常缴纳社保。

无独有偶,在东莞、深圳等城市,人才落户政策也在收紧。在2020年落地的新政策中,东莞对高级技师、高级工、中级工等技术人才新增工种限制。深圳人社局发布的《关于高层次人才业务、新引进人才租房和生活补贴业务相关安排的公告》,指出市、区人力资源部门在2021年9月1日及之后,不再受理高层次人才业务,对新引进人才不再受理发放租房和生活补贴。

杭州、东莞、深圳,不是在长三角就是在珠三角,它们代表着中国经济发展最高水平,本来就不缺少吸引力,又给出一揽子优惠政策,去的人当然更多!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经过两三年的虹吸,长三角和大湾区的人才到了饱和程度,对它们来说第一轮抢人大战基本结束了。

与之相反,内陆新一线城市的“抢人大战”还在继续,武汉就是其中之一。4月29日上午,2023年湖北省百万大学生留鄂创业安居行动正式启动。

位于光谷的武汉新能源研究院大楼

就拿武汉经开区来说,汇集了54家世界500强企业、五大汽车总部、20家汽车相关研发机构和180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这次,经开区给年轻人的条件非常实在。所有来区工作的大学生给购房、购车、租房补贴,具体包括最高15万元的购房补贴以及1万元的购车补贴,5200多套高品质人才公寓可以3年免租金或减租金。

2019年,武汉喊出了“5年留下百万大学生”。这几年武汉确实很努力,2021年武汉猛增120万人,人口增量位居全国第一。2022年末,武汉人口总量达到1373.90万人,超越天津,成为中国人口第七大城。

不过这还不够,因为2022年武汉的人口增量只有9万多,仅仅是2021年的零头。天津、苏州、佛山、成都、厦门,2022年的人口增量都超过了武汉。

就在前不久,合肥市启动了2023年春季“招才引智高校行”活动。合肥市委组织部牵头相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组织8个工作组分赴北京、上海等15个城市的41所高校,诚邀广大青年学子到合肥建功立业。

合肥天鹅湖CBD

紧随其后,长沙也出台了《长沙市争创国家吸引集聚人才平台若干政策(试行)》。提出“实施高精尖人才领跑工程。聚焦优势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需要,大力引进培育拥有重大创新成果的产业领军人才。”

“光芯屏端网”   成都、合肥也有

新一轮的“抢人大战”,武汉的竞争对手很多。成都、重庆、合肥、长沙,都有不容小觑的实力。

武汉最主要的产业,一是经开区的汽车制造,二是光谷的“光芯屏端网”。但一个应届毕业生,如果学的是汽车工程或者光电子信息,那他的选择可不止武汉。

先说汽车制造。武汉有东风,重庆有长安,合肥有江淮、蔚来,长沙也有汽车零部件制造的深厚基础。这些大牌车企盘根当地多年,都带动了当地的产业集聚。重庆的长安,是这几年转型比较成功的传统车企,推出了uni-k等一系列名头响亮的产品。合肥的蔚来,由江淮汽车代工生产,是新能源三剑客“蔚小理”之一。去年,比亚迪在长沙也布局了整车厂。

长沙中心城区

东风汽车扎根武汉数十年,武汉市经开区基本也是因东风而生,现在这里不光有通用、本田等老牌中外合资企业,还有比亚迪、吉利的新势力布局。武汉还有个优势,就是理工类的高校众多,能就地输送高质量的汽车人才。

目光跳出武汉,在襄阳、十堰、宜昌、荆州等地,都有汽车工业的上游零配件工厂甚至整车厂。可以说,武汉在汽车制造方面的产业基础,要比重庆、合肥更扎实。

但武汉做了数十年的燃油车,车企、上下游产业大多都是做的油车的生意,如果向电车转型的速度不够快,那这领先的位置岌岌可危。武汉距离合肥、重庆都不远,这些地方的车企坐高铁两小时,就能来武汉的学校里招揽学汽车工程的大学生。

百度“萝卜快跑”在车谷实现国内首个“全无人自动驾驶商业化运营”

再说“光芯屏端网”,武汉的第一竞争对手是合肥,第二是成都。

往前10年,合肥还没有这方面的产业。2008年,刚刚站稳脚跟的国内液晶屏企业京东方在成都、深圳投资建厂,都是无果而终,后来辗转投在了合肥。当时的合肥急需产业升级,据说当地政府甚至不惜停了地铁施工来支持京东方的工厂建设。

后来的事情很多人想不到。京东方在合肥建厂后,吸引了一系列与电子显示和光纤通信相关的产业到合肥发展。合肥一跃成为备受关注的国内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成都在这方面的实力也不错。成都政府提出的,构建以 “芯屏端软智网”为支撑的电子信息产业体系,和武汉光谷的“光芯屏端网”不能说一模一样,也可以说十分相似了吧。

全球一半的iPad平板电脑产自成都,全球第二条、国内首条量产的第6代AMOLED全柔性生产线——京东方AMOLED柔性面板落地成都。

成都CBD全景

2022年的数据,成都全年全市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营收6262亿元。更令人惊讶的是,成都很可能和重庆搭伙儿,一起搞 “芯屏端软智网”的产业。最近发布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规划纲要》就说,成渝地区要聚焦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终端,共建“云联数算用”全要素集群和“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联手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重庆洪崖洞夜景

尽管东有合肥,西有成渝,但武汉的底气还是很足!早些年定居武汉的众多产业龙头,近年来纷纷扩容扩产。

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在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投资约13.2亿元,建设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基地。华星光电在武汉布局t5项目,总投资150亿元,对现有第6代半导体新型显示器件生产进行扩产,主要生产中小尺寸高附加值IT显示屏、车载显示器、VR显示面板等。金山软件总部、小米武汉总部二期已经开始施工建设。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武汉都市圈”正在发挥出产业集聚作用。以黄石为例,围绕武汉“光芯屏端网”万亿产业链,黄石市大力引进相关配套项目,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借助黄石(武汉)离岸科创园这一平台,吸引了上达电子、定颖电子、天玑智谷等21家企业落户黄石;发挥自身“铜都”优势,与武汉的京东方、天马微电子、华星光电等企业提供配套电路板,大力发展印刷电路板产业。

总结一下,从支柱产业来看,武汉的汽车产业还是有优势,“光芯屏端网”相比于合肥、成都,只能说是互有胜负。

给户口给补贴 早就不新鲜了

2017年,武汉喊出了“5年留下百万大学生”。当时也出台《武汉市大学毕业生在汉工作指导性最低年薪标准》,给出的最低年薪为本科生5万元、硕士6万元、博士8万元。同时,武汉还发布了俗称“八折买房租房”的大学毕业生安居新政,提出未来5年建设和筹集250万平方米以上保障性住房,让更多留汉大学毕业生以低于市场价20%的价格买到安居房或租到房。

然而,同一年,有的沿海城市喊出的是“凡在本市就业创业的应届毕业生,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本科一万,硕士两万,博士三万”。不吹不黑,比起武汉的最低年薪、八折买房,人家的“真金白银”还是要更加“直给”!

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

如今,落户和现金补贴几乎已经成了各大城市抢人的标配,不再稀奇了。前文提到的武汉经开区刚出炉的人才新政,就提到15万元的购房补贴以及1万元的购车补贴。而在长沙刚刚发布的政策中,对35周岁(含)以下毕业两年内,落户并在长工作的博士、硕士、全日制本科毕业生(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人员除外)分别给予3万元、2万元、1.2万元租房和生活补贴。对落户并在长工作的境外高校博士毕业生,租房和生活补贴提高至10万元。

如今,地方政府招才,不光要给人才本身提供好的条件,最好还能考虑到人才的家属如何安置。在几个差不多的城市间做选择,年轻人更看重的是“诚意”。相似的政策条件下,谁更有诚意,谁的政策更温馨细致,谁或许更能获得年轻人的心。

比如,武汉在2019年增加“大学生的配偶以及未成年子女可随迁落户”条款,让人才可以安心地拖家带口来发展,当然更有吸引力。

武汉长江大桥和黄鹤楼

今年1月出台的武汉英才计划提出,2023年武汉继续支持来自海内外的战略科技人才、产业领军人才、优秀青年人才和行业领域名家名师名匠。一经认定后,分别给予相关人才100万元、50万元、20万元、6万元资助资金;对武汉市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科创平台建设有重要引领带动作用的顶尖人才(团队),可采取“一事一议”方式提供综合支持。坚持向用人主体授权,赋予在汉重点高校院所、实验室和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独角兽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重点用人单位武汉英才举荐权。

记者仔细梳理发现,在资金补贴上,武汉长期以来偏重于领军人才、优秀青年人才,对于普通的本科、研究生等群体,很少从市级层面给予直接的资金和租房补贴。像长沙这种“分别给予3万元、2万元、1.2万元租房和生活补贴”的政策,武汉还没有。

从另一个方面说,城市的吸引力像爱情,有时候讲理,有时候不太讲理。不妨这样假设一下,有个小伙子学计算机的,毕业了可以去成都,也可以在武汉,而且武汉的工作岗位更好,但小伙子知道一个流传已久的说法,成都是“天府之国”,生活舒服,于是选择了成都。

城市给人的印象分,往往是大家做出选择的重要因素。杭州吸引人才,除了经济好、政策好,恐怕还跟“上有天堂下游苏杭”的名句有关系。深圳吸引人才,除了经济好、政策好,恐怕还跟它所代表的深圳速度、深圳奇迹有关系。“来了就是深圳人!”

不得不说,很长一段时间里,武汉的城市环境、气候给外界的印象不算特别好。不过,近年来这些情况有所改善。疫情中武汉人民展现出来的宝贵精神让全国人民赞叹。武汉文旅部门打造的“大江大湖大武汉”,“天生江湖气魄,自在人间烟火”等概念也逐步深入人心。

总的来说,武汉要继续吸引人才,就要营造年轻人在这里的归属感。这份归属感,首先是能有稳定的工作、稳定的收入,其次是对武汉的生活环境认可并产生感情。

在新一线城市的抢人大战中,武汉既要出得起真金白银,也要给得了有竞争力的岗位,还要营造美丽的城市人居环境。


来源:长江云

云上崇阳投稿邮箱:chcyw@126.com 欢迎社会各界人士踊跃投稿!

云上崇阳严正声明:本平台原创文章和图片未经授权许可,严禁私自转载转发。经许可后,转载转发需注明出处和原创图片作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