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防火十不准,不准烧田埂、秸秆、杂草……”在百花林场一处山岭上,一个身影正穿梭在茂盛的草木中。他就是湖北省桂花林场管理局百花林场的护林员孙东海。
巡林防盗 守护“森森”不息
每天早上,伴随着第一缕晨曦,孙东海简单洗漱后,挎着水壶、手持镰刀、戴上红袖章,打开护林APP,带着小黄狗就一头扎进茂密的树丛中。59岁的孙东海从事护林工作已经40余载,他以场为家,以林为根,几十年如一日,用心用情管护着6000余亩的森林。
说起孙东海,百花林场的工作人员个个竖起大拇指。上世纪80年代,因当时农村经济贫乏,随着林木价格上升,时有附近村民盗伐林场林木。
1984年的一天,孙东海和同事们像往常一样上山巡林。到了山间,发现有盗伐的迹象,同事们朝着各个方向追去。孙东海一人守在方山品护林点,碰巧遇到几个盗伐林木的人,每人偷伐了1根24公分杉木。“把树放下来,站着别跑,你们这是犯罪!”说罢,冲上去就死死拖着他们的头目,直到其他护林员赶来增援。浑身是血的孙东海被众人抬进医院,住院23天才康复回家。自那以后,他便落下了毛病,左耳失聪,每逢下雨天,腰背的旧伤总是隐隐作痛。
孙东海回忆道:“当时,那些树一棵能卖到80多元钱,而当时林场护林员的工资是每月20多元,所以很多人铤而走险去林场盗伐,防盗成了护林员们最重要的工作。”
由于工作能力突出,孙东海成为林场派出所巡逻队队长,从此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在林业执法中,孙东海始终坚持公正执法,铁面无私,不放过任何违法违规行为。为制止百花坳香春尖杉木被盗行为,孙东海在山上蹲守四个小时,将盗伐者之一的饶某抓获。村民周某是孙东海姥姥的侄儿,在盗伐林木时被孙东海抓获,他丝毫不留情面,将周某送至派出所依法接受处理。
护林防火 筑牢绿色屏障
之后,孙东海又重新调到了护林点工作,在护林防火最前线,用日复一日兢兢业业的付出,守护着这片绿水青山。
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节假日,对于护林员来说,林区防火是第一要务。“各位村民,文明祭祀,不要带火种上山。如果有需要,可以到这里来领一朵鲜花,用鲜花祭祀更文明。”逢年过节,群众有到山上点蜡烛送亮、放鞭炮的习俗,孙东海每家每户做工作,在进山路口用鲜花交换村民手中的鞭炮,确保森林资源安全。
“用鲜花交换村民手中的鞭炮,这个做法是从电视里学来的。塑料花无法分解,对林区环境不利,换成鲜花能更快地分解,不仅能保护林区生态环境,还可以避免火灾发生,一举两得,群众也很支持。”孙东海说。
在孙东海负责管护的区域内,近年来未发生任何火警火灾,盗伐林木、乱捕滥猎野生动物以及破坏野生植物等现象也销声匿迹。凭借着这份出色的工作成果,孙东海被湘鄂赣三省联防会评为先进工作者,多次荣获“优秀护林员”“先进个人” 等荣誉称号。
湖北省桂花林场管理局总工程师丁刚伟评价说:“孙东海为人刚正不阿,对待工作满腔热忱、无私奉献。他传承并发扬了老一代林业人以场为家的优良传统,展现出了一名优秀护林员的时代风采。”
孙东海常说:“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得让村民们都参与进来才行。” 在每日的巡林工作结束后,他便会走村入户开展防火宣传活动,向群众发放防火宣传单,通过车载小喇叭反复强调防火要点,宣讲防火知识,引导村民科学用火。
扎根林区40余载,最让孙东海感到欣慰的是,爱绿护绿已成为全体村民的共识,大家积极投身森林防火和生态建设工作中,齐心协力共同守护这片绿色家园。
全媒体记者:邹辉 通讯员:黄康文 陈军
一审:熊哲
二审:黄益民 熊晓辉
三审:全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