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
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桃溪文艺】章光柱:家乡的古堰

10-29 15:51  

作者:章光柱

真正认识家乡的古堰——石枧堰和远陂堰,是在2023年11月,白霓古堰成功入选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主持评选的第十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时;并进而了解到至2024年止,我国已经发现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总数已达38项,是灌溉工程遗产类型最丰富,分布最广泛,灌溉效益最为突出的国家。

从而振奋,从而自豪!

儿时,只知道自己家乡——堰下境内的南端有一座石堰,强势地横卧在高堤河上,在堰上成就了一汪阔大的碧水。每到端午,四乡八岭的那些嗷嗷叫的先辈们就在那幽深而平静的碧水里举行龙舟竞赛,空气被搅动,激动好几天。在家门口的古枫下,老屋的弄堂里留下很多新鲜话题。

每到秋后,庄稼冬藏了,就有人走村敲锣。孩童好奇,追着锣声也跟着喊:泄洪啰!锣声惊动乡邻。据多年的经验判断,绕村的水渠最多一天就会断流干涸,于是,都放下手上的活计,七手八脚从水渠里取水,把家里的水缸水罐填满。之后好多天的人畜用水,都必须踏着泥泞的田埂到远处的高堤河中取用,给村民带来诸多不便。但人们都习惯了,就像是习惯寒暑交替一样自然,没有责怪,没有怨气。孩童不太理解,就认为是泄洪仅是开启堰坝的底门,泄干水渠,为的是捉鱼捕蟹饱口福。

稍大,从水渠两旁堆积的大量淤泥中慢慢悟出一些道理:这是清淤。是保障水渠下游水流的顺畅和流量。

再长几岁,由于泄洪,水渠干涸,就追着大人沿着裸露的渠底捕鱼,才知家门口水渠的水,流出堰下后,再经过内洲,垅下这一片平畴,具体归宿何方,并未深究,只知这股清流,滋润了数万亩良田,养活了千家万户,才惊讶,才爱慕,才隐隐有敬佩之心和一种豪情。堰下,是近水楼台,几百亩的大米畈,田肥土沃,放水不响,旱涝无忧,招引了多少漂亮女性选嫁堰下。农耕时代,水是命脉。

月朗风清的夏夜,满天繁星,活泼地闪烁,男女老幼围坐在村口的古枫下,聆听老辈人从他的先辈们口中得到的各种传说,关于古堰,有“神雾定基桩”和“仙女降伏鲶鱼精”。

传说石枧堰是修在高堤中段的大鲶鱼精的嘴唇上。鲶鱼精不堪重负,从此兴妖作怪。起初,堰坝是用草木垒筑,鲶鱼精还可以从草木的缝隙里寻觅食物度日,也就十几年或几十年发一次脾气,翻身起浪掀毁堰体。后来,邑内先民经数次修复,将木堰改为石木结构。即在河床底部先打进密匝的木桩,再在木桩间加大石块截流提升水位,引水进渠。不承想,石木结构的堰体修成后,竟彻底断绝了鲶鱼精的饮食来源。惹得鲶鱼精极度不满,遂频频翻身作乱,堰体频频被毁。因水渠无水,境内有名的大米畈、内洲畈、垅下畈只能从种水稻改种苞谷红苕。大旱之年,颗粒无收,饿殍遍野,十室九空,黎民疾苦惊动天庭,玉皇派一仙女扮作老太婆下凡协调。老太婆手拿撮箕来到堰下,从河滩里装些沙砾,口中念念有词,撮箕的砂砾便成了金瓜子。老太婆将金瓜子撒出堰中,训斥道:“孽种,饿了吃瓜子,不得毁堰。若再毁堰,将你碎尸万段。”鲶鱼精受训,从此不再作乱。饿了啃瓜子,闲下听瀑鸣,此后堰体无羌。

“神雾定基桩”,是关于远陂堰坝的定基因多次被毁,是一位神人化作一线白雾封锁河面,启示乡民在大市河的官山地段定基的传奇。

在古枫下,还得到了一些关于当地先贤修堰的信息。明代成化年间,堰下卢家富商卢子进(字石枧),目睹堰体被毁数十年,无以修复,致使大片农田无水耕作,遂捐银千余两,并日夜奔走,发动修堰。堰下、内洲、垅下三乡民众一呼百应,全民赴役。为了方便日后修堰便利,还将堰体两端的山石买断。东端山体称卢家山,西端称卢家大枫峦,两端山名至今依然。

数月功成,堰水重灌三乡。欢呼过后,为铭记石枧公之功德,遂将古堰命名为“石枧堰”。在翻阅卢氏宗谱后,按照谱载,我登上了大枫峦的慈王顶,谒拜石枧公的墓碑时,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同治县志载,石枧堰因“石圳如枧”而得名,显得牵强。可能由于交通和信息的不便,或者官府为了统治的需要,或许根本就不知道古代堰下卢石枧捐银倡导修堰的故事。古书记载,难免也有失真。

康熙二十五年,山洪暴发,堰体再度重创,数十年失修,悲剧重演。康熙末年,内洲生员王淇之母饶氏慷慨捐银,令其次子王淙为首倡导修堰,境内乡绅民众踊跃捐钱捐物,并用铁闩铁铤固基,为堰体奠实基础。三乡民众为了感谢饶老太婆的公心大义,一致通过新开一条小渠直流饶老太婆的家门口,方便饶氏生活用水。在水资源极为珍贵,堰水分流需精打细算,多方论证,层层审批的年代,不吝是全民谢恩。至今尚存的涓涓清流,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明。

故事传说,亦真亦幻。在孩提的认知世界里,关于古堰,是朦朦胧胧的。

2020年,我在编写《古镇风情》一书时,将古镇形胜单列一篇,包括境内的古桥、古堰、古市、古遗址、古民居、文物和胜地。遂不得不数次来到两堰访问考察。

石枧堰修建于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31),现存堰坝全长272米,分主堰和子堰。主堰长160米,高约5米,顶宽2米,底宽16米,呈梯形结构。远陂堰坝长108米,高4.5米,建造格局与石枧堰大体相似。只是建造时间比石枧堰年轻近三百年。两堰选址大体都在河床宽阔地带的基岩上,基础稳固,并通过斜面布置增加拦水堰坝的长度,增大了溢洪能力,降低堰上水位以减小洪水对堰体的冲击。尤其是石枧堰,堰体底部设有泄洪底门,泄洪门开启泄洪后,有利于堰体、水渠的维修和清淤。据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认定,古堰设有底门的形式在中国还是首见。这不能不说是境内先民智慧的高度体现。

家乡古堰,于2002年被列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湖北省拨专款为古堰的挡水面浇注钢筋水泥防渗面板,用条石和水泥砂浆将水渠两侧和渠底“三面光”,使其灌溉、防洪、抗旱、供水等功能更趋完善。水渠再不需年年清淤了。

远陂堰也叫“官堰”。当地人说是因为堰坝坐落于官山而得名。其实,它所以叫“官堰”,是因为首倡修堰的是崇阳代知县刘焕于南宋宝庆二年(公元1226),在崇阳知县陈公(名字无考)首修的草木石结构的石枧堰的基础上,以石代木,先将石枧堰修成石堰,又接着兴修远陂堰,开创了境内石堰之先,三乡民众感恩称“官堰”。按此逻辑,石枧堰也可称“官堰”。

翻阅多种史料,参与修建、改造和维修堰坝行列的县官不仅有陈公和刘焕,还有陈仲微、元俊、杜宗彝、李冲鹤、贾汉宜、杜日熠、鹿启烈等,他们相继接旗,组织境内民众,屡毁屡垒,不屈不挠,开展了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人与自然的抗争。其实,鄂南三县的通山和通城的地形地貌和崇阳大体相似,唯独崇阳的大小陂堰达一千七百多座,这不仅是一个苍白的数字,而是充分体现了来崇阳为官的包括上述那些熠熠生辉的名字,敢作为,有担当的精神风貌,不论他们的初衷是什么,但客观上还是达到了为民造福的目的,这是崇阳之幸,黎民之福!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但总得有人举旗、有人引领,持续给力。从秦始皇建立第一个封建王朝后,社会历史呈波浪式发展,曾出现汉初盛世、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和康雍乾盛世等国泰民安的兴盛时期,但古堰的修造时期并非与我国历史发展的兴盛时间完全重合。封建官僚腐败,但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无论是战乱还是和平,清廉还是腐败,都有众多的勤奋廉政、致力为民、彪炳千秋的民族先贤,殚精竭虑、克难奋进,为了民富国强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也才有了这些令国人骄傲而闻名于世的历史遗产。

靠近堰场,河床中一片裸露的基岩石浑圆静卧。这些基岩山在长期与汹涌的洪流搏斗后,失去了狰狞,留下了坚韧,是万马奔腾过后的泥泞的柔韧景象。你感受后,不得不惊叹先辈在选址时的智慧和精心。触摸青苔渗透石面的斑点,凝视巍然屹立,愈越千年的干砌条石堰体,联想从古枫下得到的有关堰体屡毁屡建的艰辛历程,推想从草木结构到石木结构,再到干条石结构,从稻草沙包塞缝,到用石灰加糯米加桐油黏结塞缝,再到用铁闩铁铤连结加固,使石堰成为一个柔性的整体,游者览者一定会想象到当年境内先民在饥饿和寒风中,弓着鸠形鹄面的削瘦躯体,披蓑戴笠,茹毛饮血,在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的岁月,凭着对生存的渴望,贡献坚韧和智慧,谱写了气吞日月,志撼山河终于降服洪流,变水患为水利的壮丽诗篇!

离开挺拔的堰坝,瀑布飞溅,涛声依旧,不禁感叹“神雾定基桩”和“仙女降服鲶鱼精”的神话,恰恰是境内先民在借助神的力量渲染、赞叹先辈造堰的艰难。

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于2014年设立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旨在保护历史遗产,宣传学习古人智慧,继续发扬开创精神。湖北崇阳的白霓古堰已经走出崇阳,被世人瞩目,不得不说是我们崇阳这一山区县历史文明的又一佐证!

此文结束,我突然想起了原崇阳县委副书记、政协主席黎时忠于2017年正月19日到石枧堰踏青时,观瞻古堰,心潮涌动,即兴撰写的一副对联:或修都江堰于前或隐都江堰于后,原鬼斧神工不无奇矣;难媲黄果之险难齐黄果之名,亦天兴人造堪称伟哉。

我爱古堰,我爱家乡,更爱境内先民。

云上崇阳投稿邮箱:chcyw@126.com 欢迎社会各界人士踊跃投稿!

云上崇阳严正声明:本平台原创文章和图片未经授权许可,严禁私自转载转发。经许可后,转载转发需注明出处和原创图片作者。

   

相关阅读

https://img.cjyun.org/a/10133/202410/bf6c4635cfbc2b73b46cee79e923873f.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