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崇阳文史特辑》 第三辑:崇阳业余汉剧

12-04 17:21  

来源:崇阳县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

汉调名伶米应生

米应生(1780-1832),字石泉,号桃林,小名喜子。以其职业和声望,又尊称为“米戏官”。崇阳县大白乡麻石米家人。

米为清嘉庆、道光时期的汉调名伶,工生行,对汉调皮黄声腔的发展以及对初期京剧的形式和发展均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其事迹已载入《中国戏曲曲艺辞典》。

一、唱做绝妙,蜚声中外

(米应生故居)

米应生,天姿颖悟,性格豪爽。自幼出外学艺,习扮正生。嘉庆四年(1799)入京优部春台班唱戏,首场以关羽戏《破壁观书》亮台,有撼场震心之声,有抖脸变色之能,神情逼真,惟妙惟肖,满座观众,五体投地,叹为观止,由是声名大振,遂为春台班台柱。

(汉剧伶人鼻祖米应生神像,道光年间的戏曲瓷板画屏风等文物)

当时京剧尚处初始阶段,与汉剧并无严格界限,汉剧既可单独演出,也可与京剧同台。汉剧以其具有悠久历史的韵味、特浓的二黄声腔对京剧影响极大。可以说,京剧之所以有今天如此大的成就,而与汉剧及其一大批著名演员的辛勤创造是分不开的。这里面自然有米应生的一大功劳。

米应生的关公戏除《破壁观书》外,尚有《古城会》、《战长沙》、《走麦城》等。米设有“等身”大镜,对镜检查形态动作,务趋完美。演出时,薄施水粉,不涂红色,却能使脸色涨红,且嗓音洪亮,犹如虎啸,身材高大,扮相英俊,活像传说中的关公。到皇宫承值,深受皇帝及皇族成员的赞赏,曾有“无米不开台”之说。因米应生在京声名大噪,技艺绝伦,不但在国内人民心目中享有盛望,就连高丽、琉球诸国来朝贡者和经商者及求学者,亦争相识之。春台班亦因此名噪中外。其后至京的余三胜因受米影响较深,故有“亚赛米应生”之誉,程长庚的关羽戏,据说亦宗米。

(米应生像)

至嘉庆二十四年,米因演戏而积劳成疾,常呕血,故自京师返里,在崇阳洋泗桥(现灌溪乡白泉村)建房安家十三载,在家设科授徒,叩门拜颜者络绎不绝。为使求教艺人来往方便,米还自修了一条约三华里的石板路,直通县城。当时鄂南、赣西、湘北的汉剧名伶,大多出身其门下,其对汉剧事业的提高和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二、宗谱、遗物、故居的考证

据考,世传米应先实为米应生,因崇阳的方言,“先”与“生”都读“先”(xian),现据米本人所书“喜神”及《米氏宗谱》所载,将“米应先”更正为“米应生”。根据是:

1、《米氏宗谱》(咸丰十一年修)“卷总录”记载:“应生,字石泉,号桃林,生乾隆庚子四十五年(1780)十一月二十四日午时,死道光壬辰十二年(1832)正月二十二日子时,葬大集山张家屋场吴姓屋后右侧。”

2、《米氏宗谱》“卷一总录”《赠石泉先生传》载有:“公乃余之庶考也,忆自嘉庆已卯二十四年(1819)京师旋里,予踵府拜谒,睹先生之容,倜傥魁梧,卓卓不凡......先生之为人,严厉律己,厚以待人,古貌古心,克勤克俭,以顾家业则日新月盛......兹当潭府纂修谱牒,余因幼侍其侧,素悉生平,爱为之赞曰:......”落款为“庚男陈育斋拜赠”。

3、崇阳洋泗桥米家有米应生故居,现为米家后人米金城居住。两进两厢,两层楼房,米应生自京师回来就在此居住。现藏有米应生生前供奉的喜神坐像,像为木质,高约八寸,腹内藏有两张纸条,一张写有:

壬 癸 丙 甲

戌 亥 子

另一张写有:

奉神

开光入腹,安意保泰,信士米应生,庚子年十一月二十四年时,室人丙物十月初十寅时,男锡嘏丁(亥)卯七月十八亥时,媳壬申五月十三日未时,女一姑, 癸 未五月初期子时。

这些记载和《米氏宗谱》是相吻合的。

关于米应生的籍贯、家世还有以下材料可以佐证:

1、《米氏宗谱》“卷一总录”有:

“景福宫,宫讳肇,字景福,行四,原籍江西抚州金溪县顺德乡葛富东堡二十六都蓝家牌人氏,迁居湖北武昌府蒲圻县沙阳乡上下鹄里稳庄堡江家圹畔婆婆井居住,原命前明朝丙申年八月初二日辰时生,丁末年九月二十八日午时死,在本庄身故,取本年十月初七辰时,葬屋前合善硚马家坟坪,取寅山向丑未为茔,伴父国民合棺。妣李氏,生死未详,葬溪家山,有碑志,生子二,裕、泰”。

米姓由蒲圻迁崇阳也有记载:

2、《崇阳县志》(同治五年版)第七卷第五十六页记载:“米舫,字大川,父良昆,明举人,官荆山司马,明亡殉难。详见《蒲圻县志》。舫六岁,随母氏米,避乱居崇阳......”。县志还有米舫以下五代人为官的记载。此略。

米姓三房后嗣居麻石米家,至米应生才迁洋泗桥。

3、米舫故居崇阳麻石米家,现有米调元于清康熙年间所建三进两厢楼房,保存有米家各世神主牌位十数个。附近有米舫等祖辈坟茔(皆有碑),并存有米应生木雕坐像,着清代服装,供后人祭祀。

三、有关米应生的传说

1、米“戏官”这个称呼,在当时的崇阳是很普遍的,清代汉剧“围鼓”班的创始人程瑞成曾说,米戏官叫米喜子,是汉剧的“老祖宗”。

2、当地传说,米应生以演关公戏名震京师,皇上曾赐给金菩萨、象牙笏,留传到后辈,当地许多人都见过,解放前被米善清偷到武汉卖了。至今米家还存有菩萨的磁座。

3、清嘉庆年间,崇阳有三人进京应试武举,其中一姓赵的老爷提议拜家乡名伶米喜子,其他两人忌失体统未去,赵家独往,米应生见家乡来人,大喜,特请某王爷相陪,并借王爷坐骑给赵进场赴考,主考官认出这镶有金珠玉鞍的马是某王府的,料此人不凡,于是在赵名下点珠为记,及试毕,赵得中,另二人落第。

《崇阳县志》记有:赵光宇,嘉庆已卯二十三年(1819)武举,道光壬午进士......与上述传说相合。

4、米应生在京,“岁倜白金七百两”,遂以致富,曾两次带钱回家修屋,中途被劫,第三次挖空木料,暗存银两,才在崇阳洋泗桥修起了房屋。

以上说明米应生系湖北崇阳人,对汉剧、京剧艺术有卓越的贡献。

崇阳业余汉剧前后

1业余汉剧的萌芽

崇阳人民,勤劳智慧,历来从事戏剧事业者颇多。清嘉庆时,有名驰中外的艺术家米应生,又名米戏官,精通京汉两剧,唱做绝妙,吸引观众量极大,是北京清朝皇帝春台班的砥柱。正因为有米戏官艺术声誉的影响,所以就鼓励了崇阳人民对戏剧事业的爱好和重视。

2业余汉剧的雏形

崇阳人民素爱文艺,清光绪时,县城北门正街有名叫燕秋槎者,曾做过县里主考官,老年退休回家后,为娱乐晚年,不与地方官吏往来,专门研究汉剧,造诣深,行行精通。当时拜他为师学艺者,县城有程瑞成、吴炳麟、卢金陵、肖炳祥等。燕老师经常备酒饭,招待学徒,循循善诱,教学有方,师生感情非常浓厚。他见学徒程瑞成学习进步,接受能力强,更感满意,总是倾腹而教,诲而不倦。程瑞成学艺成材,得力于燕秋槎老师者甚多。清光绪中叶,崇阳县城已有汉剧坐唱组织(即围鼓),拨贡沈昌五、廪生吴玉麟、秀才田燮臣等均系县城人,都参加了坐唱。大桥乡雷海山曾留学日本警官学校,回国后,倦于政治舞台,解甲归田,爱好汉剧,亦参加坐唱。燕秋槎老师及其学徒程瑞成、吴炳麟、卢金陵、肖炳祥等均系坐唱启发人,人数渐多,声望日盛,但只能说是崇阳业余汉剧的雏形。

3业余汉剧的发展和全盛时期

一九三五年崇阳业余汉剧坐唱组织,经报请省、县备案,已正式成立剧社,命名为“崇阳通俗戏剧研究社”。剧社由陈清潮任理事长,理事有程瑞成、汪云清、李延昌、许连生、尧少侯、汪鹤林等,均系县城商界人士。剧社定有各项规章制度。社址设在县城东街江西会馆。成立剧社那天,还邀请了地方各界人士同剧社全体社员会餐,演戏祝贺,鞭炮声、鼓乐声,震动全城,盛况空前。剧社成立后,社员进一步研究腔板,锻炼功马,推动了戏剧艺术的进步,使剧社组织也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当时剧社共发展到五十多人。抗战前湖北全省业余剧团组织,能自置全套服装道具登台演唱的很少有此先例。因此,崇阳通俗戏剧社的声誉很快就传遍了鄂南。

4剧社成立后的贡献

一九三七年,日本军国主义疯狂进攻中国,国土日渐沦丧,前方将土,浴血抗战,剧社在县城万寿宫公演募捐,购置寒衣一百套,赠送前方战士,表示慰劳。一九三八年,前方负伤战士转移到蒲圻羊楼洞伤兵医院,剧社发动全体社员,前往该地慰劳,出演一个星期,医院热烈欢迎,盛情款待;演毕返崇,派人欢送,并赠朱红软缎匾一块,上书“艺术超群”四字,鞭炮轰天,掌声不绝;回崇时,城关各界人士及市民在城郊夹道欢迎,招手致意,欢呼问好。

5剧社演出的剧目

剧社共能演出的剧目有五十一个,即:渭水河、三娘教子、广华山、兴汉图、空城计、李陵碑、取程度、扳瑶琴、扫青松、打渔杀家、雷打张继保、樊城路会、道遥津、辕门斩子、四郎探母、樊梨花斩子、三哭殿、荥阳城、哭祖庙、斩黄袍、打鼓骂曹、刀劈三关、南阳关、首阳山、讨荆州、二进宫、法门寺、升官、关公盘貂、临江会、祭东风、打黄盖、打花鼓、花园比武、大审玉堂春、白蛇传、关公挑袍、梦皇宫、兴隆庵、五台山、斩雄信、取洛阳、芦花荡、亲家过门、南山捡子、拾玉镯、双别窑、马武闹馆、捉放曹、烤火、李广催贡。

(图为三娘教子剧照)

6剧社改革

★ 一九四九年,崇阳解放后,剧社属县文化馆领导,原领导班子实行改组,新的负责人有许崇林、汪正良、夏少瑜、刘承奎等。改组后的剧社,更加生气勃勃,紧密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在支援前线、清匪反霸、减租退押、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合作化等运动中,都是不分昼夜下乡巡回演出,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取得了很大成绩。一九六二年,监利县支援崇阳一个专业汉剧团后,崇阳业余汉剧研究社便自行解散了。


崇阳业余汉剧的缔造者程瑞成

程瑞成,崇阳县人,生于清朝光绪丁亥年(1886),殁于一九五九年,享年七十三岁。性颖悟,幼读儒书,记忆力强。年轻时随父经商,家庭比较富裕。好艺术,潇洒耿介,不慕名利,对汉剧兴趣特别浓,钻研不懈,除向本县燕秋槎老师学习外,还自备川资,出外求师深造,所以艺术高超,舞台经验丰富,并在县城工商界、学界组织的围鼓基础上,加以充实扩大,学员增多,声势亦壮。每逢佳节时令或私人婚姻喜庆,邀请坐唱,欣然前往,无丝毫难色,博得广大群众赞赏,在地处偏僻的崇阳山区出现一道文艺彩虹,并逐渐发扬光大,誉满邻县。

程善司鼓,又通晓当时舞台各种乐器,对汉剧一末到十杂十角的戏,能熟记无遗的有六十多出。他在本县大沙坪、白霓桥、东堡等地先后传授了不少学徒,成立围鼓,至今全县各地谈及以往汉剧情况,无不留恋赞赏。

崇阳县城关汉剧业余组织之围鼓至一九三五年,在他的发动下,改坐唱为化妆挂衣演唱,且成立了名实比较相符的崇阳通俗戏剧研究社,向省、县备案,他当选为理事。

崇阳通俗戏剧研究社成立后,改变了以往的坐唱形式,进一步研究唱作功马兼演时代新剧,社员逐渐增到六十余人,并在武昌首义公园、伤兵创办的汉剧院,购来全副服装道具,计银洋三百元。剧社能登台演出的戏共有五十多出,皆瑞成筹备,口授指画,培育成演。

一九三七年抗战时期,在崇阳县城公演三天,募捐寒衣一百套送前方慰问抗战将士,这种热爱祖国的实际行动,是由他提倡的。一九三八年,抗日前方受伤将士转移到蒲圻羊楼洞伤兵医院诊治休养,他本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义,鼓励社员为国出力,不辞辛劳,率领全社社员,到羊楼洞伤兵医院进行慰问演出,受到伤兵的热烈欢迎。

一九四九年,崇阳解放后,崇阳通俗戏剧研究社改名为“崇阳业余剧社”,兼演楚剧。在土改期间他的年龄已有六十多了,在党的领导下,在崇阳文化馆的具体指导下,坚持文艺为工农服务的方针,紧密结合当时的形势,更是青春焕发,深入到各乡进行巡回演出,为党的中心工作服务,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因此,被县委、县政府褒奖为“模范宣传员”。

程瑞成老师虽逝世多年,但他一生忠于艺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为群众演出既不辞辛劳,又不取报酬的高尚品德,则隽永长存!

云上崇阳投稿邮箱:chcyw@126.com 欢迎社会各界人士踊跃投稿!

云上崇阳严正声明:本平台原创文章和图片未经授权许可,严禁私自转载转发。经许可后,转载转发需注明出处和原创图片作者。

   
https://img.cjyun.org.cn/a/10133/201712/5c88ab45bcc8df9040c5714ddd31ebda.jpeg